枕边的 OPPO EncoX 已陪我度过了七百多个日夜,更早的时候,ZMI Purpods Pro 凭借其优秀的续航和高性价比当了一段时间的心头好。
在 TWS 上追求音质是一件无意义的事吗?并不绝对。当我的 K 50 U 刷了 PixelOS,VIVO 全系又不支持 LHDC V 4,身边就没有了能够充分发挥 EncoX 潜力的设备,于是决定顺其自然升级一下。
考虑到预算,五百元附近价位,在华为 Freebuds 6 i,弱水时砂 i 5 和丽耳 Air Pro 4 中最终选择了后者。
鉴于 B 站已经有多个专业的评测视频客观地展现了这款耳机的各方面,这是一个相当主观的体验报告。
优势简述
Earfun Air Pro 4 有着不少功能上的优点,集成在一个极其完善简洁的手机 APP 内。
概览
- 音效:上支持自定义 10-Band EQ,也内置数十款预设,以及一个自适应音效的添头功能:通过播放每个频段的声音,让用户调节每段 EQ 到自己能够恰好听到声音的范围,本质上这并不像一些国内音乐软件那么「玄学」,辅助 EQ 调节还算有点用。
- 蓝牙协议支持:同价位最强协议支持,下至 SBC、AAC,上至 aptX Lossless、LE Audio~~战未来~~,直接拉满。
- 耳机触控:单/双/三击+长按,左右耳分别设置;支持音量调节/切歌/游戏模式、降噪模式切换。
- 无线充电:对于习惯使用无线充电台灯/充电宝的人,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适配。
- 还有一些不错的小细节,比如语音向导音量自定义,查找耳机支持单耳播放,耳机麦克风可切换左右耳(单耳自动切换)等。
双设备链接
这是丽耳这款耳机做得相当不错的功能,即便是 Windows/Android/iOS 间也不在话下。
为了启用这个功能,必须先在手机端下载 EarfunAPP,并开启双设备连接选项,之后在需要链接的设备蓝牙设置中进行配对,即可同时连接两台设备。
不得不说,在 Windows 平台的体验超出了我的预期,这是我使用过与 Win 适配最好的 TWS 入耳式耳机。虽然延迟由于协议问题比与安卓设备连接更加明显,但几乎遇不到声音撕裂卡顿的稳定性问题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两台设备不能同时输出声音,在一台设备播放声音时会独占输出,而此时另一台设备的输出可能会打断声音播放,比如手机刷信息流触发自动播放时,声音会停顿 2~3 秒。
具体应用上,鉴于我先前使用的99元廉价头戴式监听耳机对眼镜极其不友好,Earfun Air Pro 4已经取代了它成为了我调音、混音时最常用的耳机,毕竟这个场景下延迟表现并不太重要。根据B站中 @鸦雀有声的茶室
的评测,频响曲线也较为接近监听工作的理想平直状态,足以应付非专业需求。
通透模式
单独把这个模块拿出来说,一是因为与下文将谈到的降噪相比,人声透传方面丽耳这款耳机表现得就不错,并且提供两种模式:默认与自然。自然模式正如其名,确实接近非佩戴耳机下的体验。
当然,透传会对播放音质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,在需要交谈又不想让音乐停下的时候,这也许是比摘下一只耳机更沉浸的解决方法。
缺陷
Earfun Air Pro 4 可能全能,但是全能不太可能。如果你能接受以下显著的缺陷,那这款耳机才称得上你的不二之选。
降噪
差强人意,是我能给出的最高评价。
Earfun App 内提供了丰富的可选降噪模式:深度降噪、均衡降噪、AI 环境/耳道自适应降噪、风噪消除。
无论以上哪种模式,在地铁通勤的场景下,如果没有播放内容,你完全能清晰地分辨周边人的交谈、地铁入站的啸鸣、到站的播报声…即便正在收听音乐,你依旧能清晰地知道周围有人在交谈。也许是刻意为之,但对于习惯享受较为安静的降噪体验的用户,这显然不是一种符合预期的效果。
所谓的 AI 模式,我并没有分辨出这两种有什么差异。不过与均衡降噪相比,AI 似乎能够识别环境然后开启风噪消除或调节降噪深度,在从室内到达外界时能感受到风噪迅速由大变小。风噪消除模式的表现比起环境交谈声表现好不少,在大风天可以有效改善听歌体验。
总的来说,Earfun Air Pro 4 的 AI 模式 确实提供了一种更加智能和便捷的操作体验,尤其是在应对不同环境中的噪音问题时表现出色。不过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技术水平,在风噪消除和其他复杂噪声处理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。如果你经常在户外且需要良好的降噪效果来享受音乐或者进行通话,那么 AI 模式 可能就是你理想的选配之一;而对于那些希望更细致和多样化的环境适应性用户来说,丽耳则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和完善。
触控体验
功能丰富,但延迟明显,令人遗憾。无论是否开启双击、三击功能,响应都有可感的迟钝,导致很多时候无法立即确定是否正确触发预期的功能。
总结
Earfun Air Pro 4 在这个价位是具有竞争力的,而降噪是它最大的短板。不过,什么时候手机厂商才会开放第三方耳机的LE Audio呢?各家生态的护城河也似乎正越挖越深。期待 TWS 耳机未来的发展。